2)139 第五十八回上_红楼之风景旧曾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一年评判,总体也还公正,在姜平身上固有可斟酌之处,其他四明书院应试的生员却一体平平,再没甚出挑亮眼的文字见解。所以在林如海,倒是四明书院这一派行事不够大气,弄出些没用的言语来,反而带累了姜平名声;却没想到老圣人对姜平文章竟这样高看,如今又当面说出来。林如海想姜平到底年轻,骤然得人夸奖,万一有些心浮气躁、言语失当,岂不是白白坏了先前印象?心里担忧,然而不好出声,只看姜平应对。

  就听姜平笑道:“老先生盛赞,小子惭愧,实不敢当。乡试一场,是小子当时功力不够,文辞气势不能俱美。若拿出文章好处到眼就见,众口一词无人不服,自不会再生什么争议。”

  穆公听他言词锋芒,形容语气却尽是平常自如,不免上下仔细又看了几眼,点头道:“不错,文魁天下,可不就是如此?”又向林如海道:“劲头儿比起你当年还强——难得,难得。有趣,有趣。”手指点一点两人,又说:“小子们都甚合意。只今日临时起意过来,未带见礼,如海你且先替我随意与他两个些儿。左右在京,等下回见的时候再正经补上罢。”林如海忙躬身应了。

  穆公又吃了一口茶,便站起来向林如海道:“你同小子辈们过节吧,我往蔡行东家去转转。听说都是因为章伯源、章仰之舍得,拿许多珍本给姑娘当嫁妆压箱,白饶了他这一桩便宜,得意到逮个人就吹嘘,非要人眼红说他几句酸话不可……却不知道要认真来谢我。我倒要看看,这趟过去了,他还有什么滑头耍。”

  林如海知道这话说的是老恩平侯。蔡、章两家结亲根底,林如海原就清楚不过,自然听出玩笑之意,遂笑道:“年节头上贵客临门,只有惊喜奉承的,哪有敢耍滑头的?”一面说,一面奉着穆公出门,直至巷口穆公命回方止。章、姜自紧跟如海行动。不在话下。

  且说穆公既离林府,早有车轿人马相候。伺候登车,花颂因向前问:“圣人可是要往恩平侯家去?”那穆公便是当今太上皇、老圣人,笑道:“还是罢了。那边不比林小子,他一大家子人,又必定有客。这下里不言不语过去,吓到他一把老骨头事小,让人知道再胡乱猜测起来,白给丙娘生事。”

  花颂原知“丙娘”乃是当今圣人小名。当今于老圣人子女中行序第四,其降生时老圣人尚为安康郡王,因老圣人体弱病多,且之前一子二女皆夭折,故当今降生后,便依民间习俗,不起大名,只以“丙娘”称呼——意在倒错排行男女,混淆勾魂小鬼耳目;及至十岁,送往常州文华公章荣跟前读书,方请荣公为之取名炳昌,又名善照——如今也都只得老圣人一人称呼而已。且圣人继位以来,威仪日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