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国公圣明(6)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卿且下去做事吧!”

  “微臣拜辞!”富弼再拜,然后带着来人,裹着那些书册,乘车回去。

  等到回到家中,富弼马上就让人将带去春坊的典册,全部搬到自己书房之中。

  并命人关紧书房门窗,不令他人打扰。

  恰在这个时候,富弼的妻子晏氏端着一盅刚刚熬好的鸡汤,想要拿来给自己的丈夫补补身子,就看到了富弼带着那许多厚厚的国家典册,进入书房,还要命人锁紧门窗。

  于是,晏氏上前问道:“夫君,您这是?”

  “小娘……”富弼看到妻子,笑着解释道:“为夫刚刚去见了国公……”

  “而国公德音,教了为夫‘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事情……”

  “除此之外,国公还观览了流内铨今岁到部选人名单……”

  晏氏听着,立刻沉默起来,她是晏殊的女儿,从小就在父亲的耳闻目濡之下,知道了许多典故,也读了许多书,跟了富弼后更是见识了种种人情世故,于是她立刻明白了。

  “妾闻,自古举凡明君雄主,一举一动,皆有深意!”晏氏关上门窗,逐退下人,然后来到那些放着典册的地方,随手翻开其中一册,没多久就果然在一本典册找到一页页脚被微微折叠起来的地方。

  而折叠的地方,恰好是一位选人的脚色所在。

  于是,晏氏立刻对富弼道:“夫君您看……”

  富弼走上前来,看着那被折叠的脚色,忍不住轻声念着上面的文字:“相州僧正路有权?父路黯,祖路宁,太宗右率卫……”

  富弼的眉头忍不住皱起来,在心中吐槽:“这什么跟什么嘛?”

  但他岂知,在赵昕的前世,大宋功德使、提举在京寺务兼西天译经三藏大F师路有权的威名?

  那可是从吐蕃至银、夏五州,自交趾到三佛齐,无数信众与僧侣们眼中活着的菩萨。

  以至于未来的吐蕃赞普,都要兼程数千里,来到汴京找这位功德使剃度、灌顶、开光的存在!

  然后,在下一页,富弼又看到了一个小角被折叠起来的脚色。

  看完此人的脚色,富弼才舒了一口气,因为总算正常了起来,是个正经的文官了。

  只是……

  “权发遣相州牧龙院监庄霍翔?”富弼表示不是很理解。

  牧龙院是群牧司的下属机构,其实就是马场。

  监,就是国营马场主。

  但权发遣的意思就是临时工了。

  也就是说,这个叫庄霍翔的九品小官,很有可能在之前只是这个相州牧龙院里的小小的吏员,就是管马匹繁育或者喂养的小吏。

  可能是因为做事勤快,也可能是因为能力还可以,也可能是因为有些关系,所以可能在上任的牧龙院监离任后,相州群牧司的有关官吏就让这个家伙顶上了。

  富弼是不会知道,哪怕是在没有赵昕的那个历史上,这个他现在眼中的临时工,曾经留下了怎样的威名了!

  神宗的秦凤路提点刑狱公事兼提点官庄使!

  而在赵昕的前世,第一个率军进入兴庆府的就是庄霍翔和他麾下的屯田兵。

  大宋公认,排名第一的种田小能手,把官庄从秦凤路一路种进了横山,然后种进了熙河,种到了银州的bug!

  此人指挥作战,只是一般。

  但,种田修堡,层层推进,就无人可敌了。

  于是,西夏空有数万精兵,却也只能在庄霍翔的官庄与堡垒面前徒呼奈何。

  于是,最终拜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宛国公,为推忠协理守正功臣!

  只是,富弼再不理解也明白。

  这既然是国公的授意,那么他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还是得执行!

  因为这就是君权!

  哪怕,那位国公,如今还仅仅不过两岁而已,甚至连郡王都未得封。

  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于是,他只好面向春坊方向拱手苦笑:“国公圣明,臣独谨从之!”

  这就是为人臣的无奈之处。

  好在,这位国公,虽然年幼,却已有幼年圣王之姿,所以,倒是还不用担心其可能用错人。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