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前些天,中书发布赦命,从州郡有司招募九品、八品的干吏前往沿边,为弓箭手屯田指挥,愿意去的且选上的,每任减磨勘一年,有功及考绩上上者,中书予以堂除。

  于是,大宋二十二路州郡的幕职官,一下子就热情似火。

  短短数日,报名者竟达千人之众。

  甚至还有人写了万言书,向中书表达自己愿意‘为国捐躯’的决心。

  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待机的官员。

  是故,这些按照制度来到这流内铨中的官员,除了少数人外,大部分人都是心事重重。

  于是,就三三两两的凑到一起,闲聊着各自的见闻,来打发时间。

  “听说了吗?”一个穿着绿色官袍的低阶文官悄悄的说:“就昨天,枢府堂除了陕西延州指挥狄青为延州钤辖,本官升为西上阁门使!”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炸掉了。

  从指挥到钤辖,这可是跳级了啊!

  更不提本官直接拔擢为西上阁门使,这可是正六品的武职,而且是京朝官!

  而那个叫狄青的之前的本官是什么?

  殿直?侍禁?还是干脆是个无品的小家伙?

  换而言之,那个叫狄青的幸运儿,一夜之间就鲤鱼跃龙门,成为了国家未来的大将种子!

  “诸公是不知道……”有消息灵通的官员小声的道:“这狄青的举主都是谁……”

  “破白的是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希文……”

  “其后联保的是陕西转运使庞醇之、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稚圭和环庆路副总管知庆州任佑之,给他合尖的是陕西经略安抚使夏子乔……”

  “啧啧啧……整个经略司上下文武重臣,一起联名作保啊……”

  “这是要上天啊!”

  其他人听了,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吾闻沿边立功,升迁奇快,除授及时,果然名不虚传啊!”有人叹道:“如是此番,吾能除授陕西官职,哪怕要等上几年,吾也是愿意的!”

  其他人纷纷点头,然后想到了什么,就又不自信的摇头起来。

  现在,大宋官场上最热门的官职,就是陕西的官职,重点则是麒延路、秦凤路、泾原路和环庆路沿边州县的职位。

  现在,沿边的一个监镇,只有空缺下来,都可能有十几个人竞争。

  许多有前途的官员,甚至宁肯放着现成的职位不去,也要守着沿边的一个位置。

  没别的原因,就是升官快,而且转官快。

  尤其是对选人们来说,沿边官职的优势,简直堪比进士。

  没办法,大宋选人要经历四阶七循,靠熬是熬不出头的。

  只能是想方设法的找这种捷径,哪怕拿身家性命去赌,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愿意的。

  不然,前段时间,中书募人往沿边,还要转武职,但为何应者依然是络绎不绝?!

  甚至还传出了有上界乙榜进士和学究出身的官员,也参与了报名。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多数人心里面是清楚的,自己是没有指望的。

  旁的不说,这次流内铨能够拿来选官、转官的沿边官职,最多也就一二十个。

  但,在这流内铨外候着的人却足有上千。

  僧多粥少,没有足够强硬的底气,那里能得选沿边?

  能有一个可以上任做官的位置就不错了。

  甚至,对大部分人来说,能过了今天的身言书判试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不敢多望了。

  在这忐忑不安的气氛中,流内铨的正门,被几个官吏推开了。

  于是,大宋庆暦元年春铨的帷幕正式拉开。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