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永年和甘昭吉却又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甚至觉得合情合理。

  因为,这就是大宋的现实。

  不管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没有人能一言而决!

  更不会有人敢将某个官署或者某项职能,单独一个人垄断。

  因为,所有企图或者敢这样做的人,必定不得好死!

  于是,两人齐齐俯首领命:“臣谨奉德音!”

  赵昕于是从床榻上站起来,对一直在侧的张惟吉笑道:“今日,有劳张都知了……”

  便当即扭头对着甘昭吉吩咐道:“甘卿,且替孤从春坊内库之中,选几件丝帛来,赏与都知……”

  “早春多寒,都知且拿回去做几件衣裳给孩子们穿!”

  张惟吉闻言,马上跪下来叩首谢恩:“国公厚德,微臣感激涕零!”

  他是入内内侍省都知,所以,已经有资格收养养子了。

  于是,便在这两年陆陆续续的收养了几个刚刚入宫的小黄门,作为嗣子,视若己出一般的培养。

  在北宋,宦官们是可以选择将他们立下的功劳和恩赏,交由其养子继承的,就像正常人家一样的传续和祭祀。

  这也是恩典。

  所以,北宋的大宦官们,非但没有后世明清宦官们的那股阴柔之气。

  反而有不少人,比真正的男人还要阳刚!

  开疆拓土、为官提刑,甚至持节安抚流民、安置百姓。

  这些人做起事清来,不比一般的士大夫差。

  就像这位张都知的养子里,就出了一个猛将——张若水。

  在赵昕的前世,这位大宦官,先讨侬智高,后征西夏,都担任走马承受公事,三次拜任为环庆路钤辖。

  此君作战,最喜欢身先士卒,以勇不可当和百发百中而闻名天下。

  连神臂弓那样的重武器,张若水都能单独操作、拉开!

  打发走甘昭吉,让其去送张惟吉。

  赵昕便对着刘永年招手,将其叫到身边,低声问道:“皇城之中,可有什么新鲜事?”

  刘永年一听,便知道了这位国公想要问什么?

  于是,他凑到赵昕耳畔,低声说道:“国公,微臣听说,昨日江宁节度使的夫人游仙县君入宫拜谒皇后、及诸才人了……”

  “哦……”赵昕嘴角微微上翘:“游仙县君还真是有闲情雅致啊……”

  “本月以来,县君入宫几次了?”

  “回禀国公,据说张娘娘很喜欢县君织的手帕,所以常常让人命县君入宫……”刘永年轻声禀报着:“本月,臣听说好像光是张才人召唤就有三四次了……”

  赵昕于是笑了起来,笑的刘永年头皮发麻,心惊肉跳。

  谁不知道,那位宁华殿的才人,每年都要命其宗族兄弟与叔伯去大相国寺进香,每次都是几十万钱的香油钱进纳。

  大相国寺的主持看到张家人,嘴都笑歪了。

  烧这么多香,张娘娘难道只是祈福吗?

  只是,有些东西真的是强求不来。

  那位娘娘求了几年,终究也只能生下公主,而保庆殿的苗才人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为官家生下了皇嗣。

  如今这位皇嗣,更有了幼年圣王之姿,获得了朝野倾慕与敬仰。

  于是,别说张娘娘不能生下皇嗣了。

  便是她马上生下一个皇嗣,恐怕也无法与这位竞争了。

  官家、朝臣和天下人都不会答应的。

  没看到,现在两府大臣正紧锣密鼓,加班加点的推进着为这位国公赐功臣名号的事情吗?

  那就是两府大臣急着要定下君臣名分,使此事彻底没有任何争议。

  于是,那位娘娘忧心于此,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于是,娘娘忽然喜欢上了刺绣,也就合情合理了。

  人,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打发一下时间!

  曹皇后能在椒房种田养蚕,张才人刺绣织帕怎么了?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