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五章 决战迹象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加强防空力量,只是代价太大了。如果仅仅为了保护航打手型点状目标,部署几套近程拦截系统就行了,要想保护机场这样的大型面状目标,仅仅部署嗲防御系统是不够的。还得部署区域防空系统。一套区域防空系统有好几个部车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非常高,对保证系统的要求也非常高,还得依靠准确的情报。很明显。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部署区域防空系统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向马岛运送物资已经非常艰难,宝贵的运输力量不能随便浪费。

  万幸的是。裴承毅已经有所准备。

  阿根廷空军率先向乌上部署的不是战斗机,而是用公务机改装而来的远程巡逻机。因为是在战争爆发后改装的,所以英国的情报机构并不知情,仍然认为那是普通飞机,特遣舰队在轰炸机场的时候,没有轰炸那几架飞机。更重要的是,裴承毅已经让杨少勇组织工程人员修建几座临时的水上飞机码头。虽然无法在岛上长期部署作战飞机。但是可以将马岛变成跳板。延长侦察机的巡逻半径。

  当然,这种见招拆招的战术对抗才刚刚开始。

  让裴承毅有点头痛的是,杜奇威的进步非常明显,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让对手轻易猜到他的下一步举措。泪书吧甩凹咖厂告少,夏斩由,夏多

  甚至可以说。这是杜奇威从裴承毅那里耸来的。

  半岛战争期间。裴承毅的指挥就神出鬼没,从没被杜奇威猜中过,从而导致杜奇威在有可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不但输掉了战争,还丢掉了2个陆战师,遭受了美国有史以来最惨痛的失败。虽然最后为之承担责任的不是杜奇威,当时仅仅是陆战2师师长的杜奇威也没有那个资格,但是从事后的角度来看,杜奇威输就输在没办法摸准对手的意图,而他的意图却一直在对手的掌握之中。

  到了印度战争。杜奇威仍然没有追上裴承毅。不可否认,与半岛战争时相比,杜奇威在印度战争中的表现大有进步,特别是在猜测裴承毅的作战意图时。几乎没有犯过错。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杜奇威仍然差了半拍,每次判断出裴承毅的意图后,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