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被动应战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裴承毅本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在战术上做文章的指挥官。严格说来,从半岛战争开始,几次很有创意的战术行动基本上都与裴承毅无关,他只负责提出目的,具体的战术策戈打手都是由他手下的参谋完成的。

  毫无疑问,如此大的破绽,肯定是裴承毅有意暴露出来的。

  想到这里,杜奇威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知道,错误的行动,只能带来更加惨痛的失败。更重要的是,裴承毅能够对战局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也就有能力断定对手在慌乱之中可能采取的行动,从而做好相应准备。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法阅读!

  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杜奇威把地面战斗打响以来的交战过程梳理了一遍。

  因为是回忆过去的战斗,所以杜奇威可以尽量客观一点。

  当他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来观察已经结束的战斗时,才猛然发现,共和国军队的进攻不但行云流水般的顺畅,而且环环相扣,几乎没有什么破绽。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各路进攻行动都进行得井井有条,简直就像是一支部队在作战。不管杜奇威是否愿意,都得承认,裴承毅策戎打手进攻的能力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个这么出色的指挥官,肯定不应该忽略最重要的方向。

  事实上,共和国军队在北面攻得越猛,表明裴承毅越不想输掉南面的战斗,因为只有在北面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他才能在南面有所作为。从整体战略上讲,只要共和国当局不打算向干掉韩国那样干掉以色列,就不会对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抱任何幻想。因为共和国当局确实不可能灭掉以色列,所以最终的结果不会对共和国好到哪里去。在此情况下,不管裴承毅是否愿意打手都得做好半途而废的准备。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国家利益。他只能在北面战场上大做文章。

  也就是说,在裴承毅眼里,南面才是次要方向。

  想明白这一点,杜奇威就猛然觉悟了。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把袁晨皓派往伊朗的根本目的。在此之前,杜奇威一直认为,裴承毅的这个安排是为了掩人耳目,到时他亲自指挥南线战在看来,裴承毅根本没有牲绷公放在战术指挥上!

  果真如此的话。南线的战斗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回到现实上来,杜奇威马上肯定了这个猜测。

  换个角度就不能发现,裴承毅在断定美以联军要发动进攻之后,没有积极主动的打响南面的战斗,不是不想掌握主动权,而是不能掌握主动权。只有让美以联军率先进攻,才能让杜奇威相信,能够在南面打一场决定胜负的快速突击战,把宝贵的兵力送往以色列,导致北线战场缺兵少将。这个时候,裴承毅没有掩饰他的战略意图,以战略空运的方式把第八战斗单位送往叙利亚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