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动员机制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呢?

  会议开始后,裴承毅把发言权让给了焦魅山。

  与他当了跟颜靖宇的搭档正好相反在他与焦魁山的搭档中。作为国家元首的裴承毅负责安全工作,作为国家副元首的焦魁山负责经济事务。虽然并没困此撤消国务院总理,但是按照裴承毅的安排,顶替焦葳山出任国务院总理的是前外交部副部长雍玉刚,所以真正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的还是焦魁山。当然。这个雍玉刚也与裴承毅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因为他是裴承毅的岳父柳玉龙的老部下,还是裴承毅的妻子柳青青的大学同学。总而言之,他在国务院官员中与裴承毅的私人关系最为密切。

  按照裴承毅的习惯,在谈军事问题前讨论经济与外交事务。

  事实上,共和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来自经济与外交,而非军事准备。

  虽然与裴承毅第一次搭档。但是有之前年的合作经验。焦勉山非常清楚裴承毅的用人理念,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是如此,谈经济问题时,焦魁山并未全面铺开。只提到了几个重要问题。

  当然,所有重要问题都与战争准备有关。

  首先就是军事工业的战前动员工行。前面已经提到。因为从历年开始,共和国当局就通过额外拨款与财政补贴的方式,让。多家主要军火企业提前进行战争动员,招募更多的技术工人,扩大生产能力,储备重要原料等等,所以到裴承毅上台执政的时候,共和国的军事工业已经完成了战争动员。

  母庸置疑,这绝对是最大的优拜

  军事工业的战前动员与常人理解的并不完全一样,说直接点。军火企业要扩大生产能力,并不需要建造新的厂房。甚至没有必要扩充生产线。与民用产业相比,军事工业在规戈期间就得考虑战时需要。

  拿战斗机生产线来说,任何一条生产线在和平时期的实际产能只有设计最大产生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比如中航集团用来生产小旧战斗机的生产线的最大设计产能是月产四架,但是实际月产量一克在力架以下,印度战争心又是度降低到了操以下。即便如此,中航集团仍然在沈阳与西安两大飞机制造厂保留了两条生产线。也就是说,只要战争爆发,在不受其他条件影响的情况下,小旧战斗机的月产量能够达到沏架,这超过了和平时期许的产量。

  其他方面也不例外,比如北方重工的地面主战平台的实际产量为平均每月刃辆,而设计最大产能高达每月,助辆。哪怕是建造周期比较长的战舰,在开足马力的情况下。生产效率都能提高好几倍。比如在和平时期需要花费到7年才能建成的“重庆。号航母不包括设计与交舰前的测试,仅指从铺设龙骨到完成栖装的时间在战时情况下。最多只需要3年就能建成,如果能够以批量生产的方式来提高模块生产效率,坪就能建成。

  影响军事工业生产效率的,除了军火的特殊性之外,主要就是生产力是否充足。

  按照战时标准,军火生产线除了按照设计标准所需进行的正常维护之外。平常都是落小时连续不停的运转。问题是,和平时期,受制于各种法令,比如按照共和国的劳动法。工人的加班工资为正常工作时的2倍,如果每周加班时间累计超过6个小时,超过部分的薪酬还要提高一倍,为平常的3倍。如此一来。如果生产线落卜时不停的运转。平均劳务成本就要提高接近2倍,使企业无利可图。

  正是如此。共和国当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让军火企业提前招募技集工人。完成劳动力储备。

  问题是,招来了工人,总得安排工作。卑要提高产量。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即军火储备。

  虽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军火储备应该是军事问题,而且负责相关工作的也是国防部下设的后勤处。但是储备工作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所以被纳入了经济范畴。

  军火待备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主要装备,二是弹药物资。

  主要装备还比较好说,为了避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