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3 章 当长嫂的第二十三天_在八零年代当绿茶长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访。

  那老记者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等把白校长送走后,他随意打开信封看了眼里面的信,瞥见题目时,嗤笑了一声——一封迟迟不到的信,这是什么东西,真以为什么文章都能上报纸了。

  老记者随手把信封丢在抽屉里,就把这事给忘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宋绵思都要把这件事给忘了的时候,突然这天刚上完课,陈梦冉就拿着一份报纸跑进教室里来,对宋绵思道:“棉思,你文章上报纸了!”

  宋绵思和其他人都愣了愣。

  有人惊讶地问道:“老师,什么报纸啊?”

  “人民日报!”陈梦冉连忙摊开手上的报纸,人民日报四个字格外清楚,众人哗然一片,看向宋绵思的眼神都带着崇拜。

  这人民日报可是国家最高级的报纸,要是谁的文章能上这报纸,那能吹一辈子了。

  众人簇拥着宋绵思围到陈梦冉身旁。

  宋绵思的那篇文章《一封迟迟不到的信》就在副刊上,虽然是副刊,可得看看是什么报纸的副刊,像《人民日报》这种国家级别的报纸,正刊都是给社会新闻和政府政策的,能上副刊就很牛逼了。

  宋绵思瞧见自己的名字时还有些恍惚。

  即便说给那么多大报投稿了,可她并没有想过自己能上人民日报,这会子,宋绵思心里头都有些激动了。

  “棉思,你可真是给咱们学校争光了。”同学们叽叽喳喳说道。

  宋绵思笑了下,而后说道:“你们太夸奖我了,我看我只是一时运气好。”

  她自己估摸她的文章并没有高到这种程度,之所以能够上人民日报,恐怕是因为这篇文章刚好切中了个痛点——军人家属。

  尤其是那些牺牲了的军人家属。

  那些为国牺牲的军人为国家付出生命,可他们的家属却未必个个都能受到照顾,孤儿寡母的烈士家属不少日子都过得很是艰难。虽然说未必会沦落到无家可住,可也没什么好日子。

  宋绵思的这篇文章刚好就写出了军人家属的辛苦之处,又描写了干部、学校和邮电局工作人员帮助他们的过程,可以说是又红又专。

  这篇文章不上日报,谁上?

  “这篇文章写得可真是不错,这个作者像是咱们这个地方的。”湘省日报办公处,几个老记者正围在一起,品评这篇文笔辛辣又深入社会痛处的文章。

  蔡建设刚回来,听见这番话便随口问了句:“你们说什么呢?什么文章?”

  “我们在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一封迟迟不到的信,好家伙,这篇文章写得真够不赖的。”同事欣赏地说道。

  蔡建设脑袋里嗡地一下,前阵子才瞧见过的文章名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

  “给我瞧瞧。”他连忙起身,拿过报纸。

  蔡建设抱着一丝侥幸的心里,可在看见文章里县城一中四个字时,他再也不能蒙骗自己了。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