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不然呢_不让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战局胜利归结于运气,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个唐匹敌有多可怕已经显而易见。

  武亲王看过之后,把战报放在桌子上,微微颔首说道:“回陛下,臣以为,唐匹敌的领兵之才,近些年来,臣所见到的年轻人中,当为第一。”

  皇帝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如此人才,若是能得朝廷所用,那该多好。”

  武亲王道:“他若真能为朝廷所用,臣觉得,会是第二个徐驱虏。”

  这句话让皇帝心里微微一震。

  大楚的第二个徐驱虏,这话应该怎么理解呢?

  如果当初没有大将军徐驱虏那般无敌,大楚可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完了,西域入侵,草原反叛,黑武南下,内乱不断,朝廷又已崩坏,若非徐驱虏横空出世,大楚岌岌可危。

  武亲王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如果唐匹敌这样的年轻人能为朝廷所用的话,或许能像是当年的徐驱虏一样,为大楚续命百年。

  当然,武亲王这句话里的意思也可能是......如此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为朝廷做事的话,大概下场也是徐驱虏那样,一杯毒酒赐死了事。

  想到这里,皇帝就又叹了口气。

  武亲王没有再说什么,并无解释,哪怕看到皇帝此时的反应,他也不想解释。

  因为他话里的意思,就是皇帝以为的那个意思。

  有句话武亲王其实还克制住了,如果没克制住的话,此时皇帝应该更难堪才对。

  武亲王想说的是,如果臣不是姓杨,如果臣不是陛下的王叔,可能臣早在多年前,也被一杯毒酒赐死了。

  这不是玩笑,是事实。

  如果武亲王不是姓杨,如果他手里没有打皇鞭,如果老皇帝不是对他真的有些怕,那老皇帝一定会让刘崇信给他端来一杯毒酒。

  “现在......”

  皇帝只好把话题避开。

  他问武亲王道:“大贼李兄虎已经不得不退兵会苏州,此时局面,是否对咱们有利?”

  他说话的时候,刻意把咱们两个字加重了些。

  武亲王俯身道:“回陛下,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朝廷有利,但实则是对宁王李叱有利。”

  皇帝微微一怔,又是这个李叱。

  武亲王道:“唐匹敌拿下大半个苏州,迫使李兄虎回援,李兄虎兵多,唐匹敌想直接吞了李兄虎不容易,但李兄虎想要打赢他也极难,所以在苏州,会是僵持之局。”

  “如此一来,京州之内,臣就有和杨玄机一战之力,杨玄机不得不全力应付,就无暇顾及其他,李叱就会趁机拿下荆州,进而威胁梁州,将蜀州彻底割断。”

  武亲王看向皇帝:“打到最后,苏州那边,唐匹敌拖住了李兄虎,京州这边,臣和杨玄机打的各自消耗,李叱却可趁势夺取更多地方。”

  听到这,皇帝心里的怒意已经冒了出来。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在李叱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让武亲王带兵去把李叱按下去。

  此时再想按,已经按不住了。

  “王叔,可有对策?”

  皇帝问。

  武亲王摇头:“没有。”

  李叱这般布局,用的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明谋,都在面上摆着呢,只是人家看的更长远,布局更稳妥。

  等到你觉得可以走这一步的时候,才看到李叱已经走了好几步。

  这个局面已经形成,就无法破局,只能是这样发展下去。

  “那......”

  皇帝看向武亲王,眼神里有些压制不住的期望:“若王叔与那唐匹敌交手的话,可有必胜把握?”

  武亲王沉默良久,回答:“五五之数。”

  这四个字,像是压坏了皇帝心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皇帝一时之间,连话都说不出。

  五五之数。

  那只是对一个唐匹敌,但李叱不止有一个唐匹敌,传闻李叱帐下的将军们,皆有不败之名。

  所以,李叱才不可能答应什么割地而治,如果此时占优势的是皇帝,皇帝也不可能答应。

  “陛下。”

  武亲王起身:“臣要去前线了。”

  “王叔才刚回来......”

  “不然呢?”

  武亲王轻轻叹了口气,俯身:“陛下保重,臣告退了。”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