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8章 大闹总督府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瓷公鸡,铁仙猱,玻璃耗子,琉璃猫!”唐毅毫不客气批评着胡宗宪,“你就是一毛不拔,对吗?”

  胡宗宪陪笑道:“行之,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事有轻重缓急吗!再说了,凭着你点石成金的本事,弄出几百万两银子修路,不是难事。”

  “呸!你当我有摇钱树,还是有聚宝盆?再说了,道路,码头,航道,那是朝廷的事情,该收的钱收不上来,该花的钱拿不出来。什么轻徭薄赋,什么与民休息,都是扯淡!眼下东南好些引水渠都是太祖爷和成祖爷那时候修的,用了一百多年,早就淤积堵塞,不堪使用。倭寇为什么屡剿不绝,说穿了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兴修道路水利,都是解决倭寇的根本之道,我就不信,以你胡汝贞的见识,看不到这一点!”

  唐毅越说越气,胡宗宪老脸发红,说实话,唐毅这些天的文章给了胡宗宪极大的震撼。甚至说是颠覆传统的。

  顺着修路建桥这些眼前的事情,往下推演,唐毅隐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朝廷的职责是什么!

  纵观两千年来,儒家在经济上的建树乏善可陈,总是逃不脱简政放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老生常谈。仿佛朝廷什么都不做,天下就太平了,朝廷大兴土木,就是害老百姓,尤其是秦朝修万里长城,隋朝修大运河,都两代亡国,更是使得这种观点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可是他们忘了,秦国之所以强盛,是靠着郑国渠,是靠着都江堰,这些大型水利工程,打下了耕战立国的根基。

  至于大运河,更是泽被千年,成为南北经济的命脉。

  滥用民力,征用上百万民夫,耗光了国库,固然不对,可是什么都不做,更是大错特错,错的离谱。

  唐毅在文章中提到,修筑道路要计算经济利益,征召工人要给予合理报酬,而且要鼓励开设砖窑,就近采购建材。

  他的这一套方法,已经把大型工程带来了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而且还能带来就业,促进经济繁荣,鼓励工商业发展,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胡宗宪是个务实的官僚,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他分得很清楚。

  只是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绝对不会轻易答应的。

  “咳咳,该做的事情太多,能做的事情太少。行之,不管你说什么,我胡宗宪都一心抗倭,绝不改变。”

  唐毅阴沉着脸,怒道:“默林兄,钱咱们先放一边,人总可以谈谈吧?”胡宗宪伸手,摆了一个请便的姿态。

  “修路要各地衙门配合,还要征集民夫,物料,千头万绪,没有你总督府的命令,我是谁也指挥不动。”

  胡宗宪面带难色,低声说道:“行之,不是老哥驳你的面子,地方上已经千头万绪了,再给他们添麻烦,只怕影响了正事,我看你还是算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