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9章 朕怎么可能有错呢?()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益于前任五省总督陈奇瑜的下场,洪承畴可不想把自己送进诏狱当中。

  崇祯自然不知道祖坟被挖了,不仅亲自批复了洪承畴的谋划,还赐给他尚方宝剑,叫他便宜行事,一定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克期剿贼。

  洪承畴正准备大干一场,仔细阅兵,甚至还亲自发饷钱,以此来鼓励士卒。

  皇陵被焚毁半个月之后,崇祯才得到凤阳危急的消息,差遣兵部发文,叫尤世威、杨御蕃去护卫皇陵,刘泽清严防曹濮一带。

  崇祯得到危急消息三天后,凤阳巡抚吴振缨再难隐瞒的情况下,才把皇陵事变的消息报告上去。

  属实是车撞墙你知道拐了,鼻涕进嘴里知道甩了,可早他妈的晚了!

  此事又过了几天后。

  崇祯正在准备参加经筵,好好接受儒家教育。

  明人十分注重经筵,视为讲学第一事,是特殊的帝王教育制度,主要是对皇权的制约,同时使得儒家与皇权共生共荣捆绑在一起。

  准备接受洗礼的崇祯接到吴振缨的报告:“流贼犯凤阳,焚毁皇陵”,大惊失色。

  此事已经过去将近一月了。

  崇祯呆呆的愣在原地许久,然后则是暴怒与悲愤交加。

  在大明而言,即使是一介草民让人挖了祖坟,也是既坏了风水又丢尽脸面的事情,要大动一番干戈,何况堂堂天子乎?

  兵部尚书张凤翼接到这个消息,整个人不自觉的就瘫倒了。

  纵然是旁人搀扶他,他整个人都像是被哪吒抽了龙筋一样,根本就无法站起来。

  崇祯被身旁的曹化淳给戳了一下,这才暂停经筵,换上素服,亲赴太庙躬告祖宗,命令百官一律素服修省。

  京城内的文武百官赶忙换上素服,向皇帝上书安慰的折子。

  崇祯跪在太庙里,此时已经修缮一新,再也不见当初反贼炮轰祖庙的惨像。

  他看着一旁堆起小山高的奏疏,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无神。

  根据儒家传统,有大灾变、大动乱,身为天子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崇祯对这大明未有之奇变必须有一个交代、有一个表示。

  通常的做法就是皇帝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素服(不穿锦绣黄袍)、避殿(暂离正式寝宫)、减膳(降低伙食标准)、撤乐(停止宫廷音乐)等项。

  如果认为情况更为严重,皇帝还应该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就是所谓“下诏罪己”。

  但崇祯是一个好脸的人,当年后金鞑子肆虐北京城,他没有下罪己诏。

  昔日流寇要来皇城杀他,炮轰祖庙,导致祖宗受惊,他也没有下罪己诏。

  可现在,皇陵被挖了,要不要下罪己诏,他变得迟疑起来了。

  罪己诏主要是皇帝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就是所谓“下诏罪己”。

  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要通过自我批评来求得冥冥中昊天

  请收藏:https://m.lplc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